2021-12-01 16:01:18
營養學上流行”人每天需要喝8杯水“,理論上看起來是合理的,但在實際生活中,并不建議大家強行逼迫自己喝夠8杯水。
8杯水為什么流行起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日飲食適應量:1500ml-1700ml
1500ml是多少?1700ml是多少?大家是沒啥概念的,也不太記得。
所以無奈的營養學家們用了”8杯水“的概念替代了具體的毫升數,更直觀了解需要喝多少水。比如普通杯子都是250ml的,一杯裝到七八分滿容量差不多在200ml,一天8杯剛剛好1600ml。
現實中大家日常用到的水杯,都是玻璃杯、保溫杯、超大容量攜帶水瓶,基本都是超過350ml起的,按照這個噸數喝法基本每天都超量。
更不靠譜的喝水時間表
假設非得按照這個喝水時間表執行,萬一睡過頭,少喝一杯怎么辦?下個時間點再補回來,一次喝2杯嗎?
大可不必,喝水沒有那么的儀式感
沒必要強制自己在什么時間內一定要喝水,把水放到隨時能夠到的地方,沒事不自覺就喝兩口,想喝就喝,不想喝等會再喝。特別要注意一下,盡量不要等到非常口渴的時候再去喝水,非常口渴的時候,一般是身體已經缺水的表現了。
水喝多了的危害?
喝進體內的水要經過腎來處理,首先要了解水和腎臟的關系
每個器官正常運轉都需要水,也許人可以不吃飯但是不喝水就活不了,所以我們必須喝水,喝下的水進入身體后途經咽喉,食道,然后短暫儲存于胃。
有一少部分水被胃壁吸收進入血液。另外一大部分水進入腸道,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滋養腸道菌群;在這個過程中水分被腸道逐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
正常情況下我們喝下的水經過大約半小時到1小時左右就會完全進入血液中,順著血管到達全身各個組織器官,給缺水的地方及時的補水。隨后血液會攜帶著多余的水分,以及從體內各處收集到的廢物,通過腎臟進行過濾。
人體的腎臟就像一個過濾器,把血液里多余的水分和臟東西過濾出來變成尿液排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血液會周而復始地來回穿梭在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和腎臟之間,不斷的重復收集多余的水分和廢物輸送到腎臟進行過濾。
那喝水會傷腎嗎?
人體兩個腎臟共有100萬到200萬個腎單位,對于正常血流量,腎臟只需要開放大約1/4的腎單位就可以完成工作需要,而當飲水量增多引起血容量變大時,腎臟就會安排更多的腎單位投入過濾血液的工作中。
所以喝水對腎臟是不會造成負擔的,但要注意的是對于有腎功能不全或者說對于那些可使用的腎單位總量較少的人群來說,短時間內大量的飲水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喝進去排不出來,會引起身體水腫,也會容易加重高血壓、眼內壓。
雖然對腎臟影響不大,對腦、胃腸、心血管影響比較大。
1、飲水過多導致血液滲透壓下降,可能導致腦水腫。
2、快速飲水導致胃擴張。
3、加重心臟負荷,導致心衰發作。
4、隨著水分排出過多的電解質,可能導致低鉀。血液滲透壓下降還可能導致液體進入第三間隙,導致水腫。
從中醫來說,如果本身脾胃較差,或者陽氣不足,飲水過多,會化生水飲,導致水腫、眼泡浮腫,胃納轉差,虛乏無力,等等。
每日所需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獲得,應該把食物里的水分一并算進去。其實我們每天吃的各種食物內含很多水分。例如,大部份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雞蛋、魚類中也有大約75%的水。粗略估計,我們吃一餐飯,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湯里攝取到300~400ml的水。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攝取的1000~1200ml水分,我們每天只要再喝1000~1200ml開水,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
喝水時不必教條。只要身體需要,夏天喝的多,冬天喝得少都是正常現象。正常人每天一般喝1.5升水,減肥者需要更多水分,幫助代謝,脂肪分解,以及廢物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