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3 17:35:57
窩在沙發上看劇時,總要吃一點零食;上班太累,下午忍不住點一杯奶茶快樂一下;和朋友逛街的時候,路邊的美食太誘惑了。我們并非在饑餓下吃進去得食物,而是不知不覺就攝入了很多食物,消耗這些食物的人并沒有感覺到自己是在進食的過程。
并非進食時間內,沒有明顯的饑餓感,也沒有主動地想要吃點什么的時候,就這么“稀里糊涂”吃下許多食物;安安靜靜的工作環境和熱熱鬧鬧的夜市上,也會毫無意識地吃下許多并不在正餐計劃之內的東西。我真正吃的東西要比我能夠意識到的還要多!無意識間,我們吃下了比我們想象中多得多的食物。
01進食痕跡
比如你在燒烤的時,服務人員不時過來把竹簽收走,你看不到自己已經攢下大量的竹簽,就容易忘了自己已經吃了很多,就會繼續吃下去。
02每份食物的量
比如,給你一碗300g的米飯,你吃掉80%也就是240g,【你會認為你連一碗飯都沒吃完】;而如果給2碗100g的米飯,你可能會吃掉一碗半也就150g米飯,【你會認為你已吃了一碗半】。這會影響你對食物到底有多少量的認識。
03周圍有食物存在
比如周末在家里看電影,你會打開冰箱看看有什么吃的,其實你并不餓。周圍有食物的存在會喚起你附近有吃的的意識,不經意發生進食行為。
04食物的名字,包裝、宣傳等
在點菜單上,看到一種菜名很誘人(比如“鹵雞爪”改名“秘制醬香鳳爪”);
在超市里,有花樣繁多的食物造型、包裝精美的時候,會覺得好看購買;
在超市里,你注意到一種很新鮮的食物,或者對預防某種疾病有好處的食物的時候;
都會影響你對食物的味道超出預期,從而影響食物的選擇和進食量。
05環境→心情
與朋友聚會,和好朋友相約看一場期待已久的球賽,桌上布滿各種零食的時候;都會成了下意識的行為,你也不會在意你已經吃了多少。
可能與大腦獎賞系統有關,大腦獎賞分為天然獎賞和藥物獎賞,前者如食物的快樂,后者為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后產生的精神和身體依賴。
大腦獎賞效應是一個復雜但是有趣的生理機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這件事情給你帶來非常享受和喜悅的感覺,當你下次想要這種美妙的感覺的時候,你會去做同樣的事情,來“取悅”自己。這種愉悅感覺的產生就是由參與獎賞效應的大腦結構控制的。
郁悶不開心的時候,吃個蛋糕會讓自己的心情好點;
看電影的時候,下意識要吃點零食,才更有感覺;
對于繁忙的工作,在午后時間來一杯奶茶,就能獲得短暫愉悅。
能打消負面情緒、或讓平靜的心情有一定的提升,為了獲得快感而產生的進食。
01使用小餐具
無意識進食最常見的就是,吃飯的時候每個盤子還剩一兩塊,明明已經吃飽了,還是不知不覺要把剩下的吃完。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好的選擇就是換小餐具,大盤子換小盤子,大碗換小碗,能裝的食物少自然而然吃少了,碗里的量足夠飽就好。包括選擇小包裝的食物,都是可以盡量避免發胖。
02三餐按時吃
按時間吃飯,才不會因為餓太久導致什么都吃,也不會在正餐之前用零食填肚子。控制飲食,三餐規律,可以避免調有意無意地吃東西。
03食材多樣化
多種食物的搭配,才能保持膳食平衡,滿足人體機能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同時也避免因單一的飲食,而對某種食物的極度渴望,引起更多的食物攝入。
04學會“正念飲食”
正念飲食,正如字面意思是指當你有意識地吃東西時,你會更加清楚意識到你內心的饑餓感或飽腹感。這也意味著你會真正傾聽你的身體,既能控制進食量,又能真正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
具體可以這樣做:吃飯的時候遠離手機、電視等容易使人分心的事物,慢慢咀嚼食物,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咀嚼的食物上。